南京招标投标云网 南京招标投标协会主办
当前位置:首页 - 问题研究
区块链技术特性如何解决行业痛点
发布时间:2019-09-19

区块链技术特性如何解决行业痛点 

文章来源:中国招标公共服务平台

一、信息公开透明

利用区块链去信任特性发挥其公开透明的实用价值。在区块链技术环境下,招投标过程每个节点有相同的副本,因此数据信息公开透明,可以将中标供应商、所有投标者、投标记录和投票审核记录在区块链里,所有参与者经过授权都可以去这个区块下载,使所有投标信息透明化,从而提升透明度。

这不仅是招标投标法立法原则、宗旨的要求以及招标投标制度设计孜孜以求的目标,也是社会公众的热切期盼和供应商的强烈诉求。

二、可溯源,便于监管

区块链上的链式结构数据可完整回溯,可实施精准追踪,从而使招标投标各方当事人尤其是监管部门可实现对招标投标全程追踪问效,可以以此解决目前对陪标、串标、围标行为缺少调查取证手段、取证难问题。

生产商可运用互联网身份标识技术,将生产出来的每件产品的信息记录在区块链中,从而形成某件商品的产出轨迹,采购人可在交付验收时在区块链上查询相关产品信息,就可以追溯产品的整个生产过程,从而鉴定真假,实现消费流程全透明。

三、高冗余,数字化

极高的冗余使得招投标信息管理系统具有极强的健壮性,使得包括招标投标合同、档案材料在内的管理活动摆脱纸质管理,实现数字化。

四、无法篡改

除非同时控制大部分节点,否则无法篡改数据,使得招标投标交易的各个环节变得真实可信。在互联网信息时代,极易产生信息泄露问题,而区块链技术恰恰是堵塞信息泄露的利器,可寻求到招标投标信息保密与公开点的平衡

区块链不可逆特性与诚信体系

区块链的本质是一个相互验证的公开记账系统,这个系统所做的事情,就是记录所有账户发生的所有交易。区块链是一台创造信任的机器,其最核心的问题就是解决信任和共识的问题。共识机制的核心是中本聪使用POW(工作量证明),其初衷显然是去中心,所有的节点都有参与资格,小区块可以保证多数节点有存储、写入能力。

区块链技术可以很好地满足公信力需求,并把公信力抽象出来作为一个独立的而不是由政府或者第三方组织掌控的存在,形成政府、大众、区块链与公信力相互监督的“公信新格局”。其信任是建立在区块链上的,而非单个组织掌控,从而公信力可以被对方交叉验证与监督。

在区块链公信力模型中,区块链不制定政策,它只是一个公证人的角色,是政府建立和执行政策的工具。区块链是一个不变的、可以被复制的数据库,政府的政策就会变得公开和透明。区块链的作用是帮助政府更快速和准确地让政策被全民所接受与认可,从而在更大范围、更宽领域宣传招标投标制度、政策,其受众面广,宣传效果更佳,可持续不断地提升招标投标制度的认同度。

 

共识机制

共识机制包括工作量证明机制、权益证明机制、委托权益证明机制。区块链工作证明机制赋予了区块链技术因时间戳功能、时间序列的不可逆,使得投标人在投标时提供虚假材料等不诚实守信、舞弊行为在技术上变得极为困难。若更改数据,就必须改写该区块之前的全部工作证明,这几乎是不可能的。

任何试图入侵以篡改数据的行为,在区块链上都极容易被追溯。这一特性将来可用于约束投标人的不合法、不合规投标行为以及投标人与招标人、招标代理机构的合谋行为,如制定倾向性条款、签订阴阳合同等问题。

同时,使招标投标中的难点问题,如投标人资格资质业绩的审核认定,代理机构专业能力、信任度评价等有了可靠的技术支撑。因为区块链中的时间戳从区块生成的那一刻起就存在于区块之中,它对应的是每一次交易记录的认证,能够充分证明交易记录的真实性。

 

评审环节

具体到评审环节而言,在传统管理模式下,评标委员会对供应商投标中提供的可资证明其投标能力的相关材料、实质性响应招标文件的技术材料等,在有限的评审时间内,只能依据投标人的书面承诺以及评标专家的个人经验来完成,审验核查工作费时费力,但结果不一定客观可靠,失误和疏漏往往在所难免,难以降低道德风险。

但在区块链技术下,由于交易行为的数字化和信息系统的广泛联通,招标代理机构和评标委员会可借助信息技术,能够比较容易地追溯交易源,如投标人信用状况及相关交易活动,也可防范评标专家或招标代理机构在评审结束后更改评审结果或添补、篡改、涂抹、删除评审记录等舞弊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