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招标投标云网 南京招标投标协会主办
当前位置:首页 - 问题研究
895家投标单位是怎么来的?
发布时间:2021-06-11

895家投标单位是怎么来的?

                  

  近年来,南京公共资源交易市场单标段最高投标家数不断攀升,今年3月,这一数字已达到895家,直接反映我市公共资源交易市场开放度和企业投标积极性持续提高,而这背后是我市多年来打造阳光透明、规范高效公共资源交易市场的努力。

  突出制度清理,法治化程度高。我市在公共资源交易平台整合共享中注重建立健全分类统一的交易制度规则,2016年、2020年,分别组织开展招标投标领域、公共资源交易领域制度规则清理工作,一些不符合优化营商环境要求、阻碍公平竞争的制度和做法得到清理和纠正。区级平台不再制定相关制度规则,统一执行市级制度规则,有效解决了市与区之间、区与区之间规则不统一、标准不一致,市场主体无所适从等问题。

  突出降低成本,市场化程度高。坚持市场化的改革理念,引入多家CA数字证书、签章、工具等服务机构,通过公平竞争为市场主体提供更优质便捷的服务。落实政府集中采购保证金取消、服务费减免等政策,减轻主体负担。在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项目中应用投标电子保函,进一步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
突出信息公开,透明化程度高。早在平台整合初期,就制定《交易信息“十公开”规定》,全面公开交易政策、交易进程、交易结果、主体业绩、信用等各类信息,充分满足社会各界知情权、监督权,让每一笔交易都在阳光下进行。

  突出技术运用,便利化程度高。依托良好的公共资源电子化交易基础,首次提出“不见面交易”,在全国首发“不见面交易”事项清单,建设“智能开标大厅”,引入虚拟开标主持人,事项不见面办理率达98%。推出“微快递”“易事通”“零提供”等多项特色品牌服务,提供“一站式服务”,解决市场主体咨询到处问、办事多头找、材料反复交等问题。

  突出智慧转型,智能化程度高。借助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推动公共资源交易数字化智能化智慧化转型,创新建成集交易、场所、信用、监管、监控、预警、评价于一体的“阳光四季”一体化智慧云平台,真正做到交易全程“看得见”、“管得了”、“控得住”,逐步实现全市交易“一屏统览、一屏统管”。



来源:南京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